示范区成立七年来,制度创新度、项目显示度、民生感受度不断提升,一体化成效愈发显现。
近年来,宣城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奋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0年以来,宣城市交通运输局紧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机遇,进一步改造提升重点路段,延伸皖南川藏线路线网络,先后改造提升公路200余公里,串联起青龙湾、月亮湾等众多景点,催生...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成为许多企业的投资热土,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便是现在广德经济开发区的真实写照。...
11月16日上午,广德市经开区建区20周年暨全市“双招双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该市隆重举行。
当前,宣城正处于加快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才、渴盼人才。
身处长三角中心,广德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围绕上海、南京、合肥、杭嘉湖、苏锡常等五大经济圈,是g60科创走廊重要县级城市,是宁杭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安徽省唯一与...
近年来,宣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全市每万就业人口中从事研发人员由2012年的12.8人增至139.1人,居安徽省第5位。...
今年以来,宣城宁国市民政局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兜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1月5日-1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铜陵市组团参加。市领导孔晓宏、何淳宽、董红明,市政府秘书长郑华等分别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活动,并在上海...
自9月份安徽省开展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以来,宣城市人社部门积极行动,积极实施源头防范、动态监管、精准治理等强有力措施,基本实现欠薪隐患问题动态清零,切实保...
古树是绿色的活化石,是城市的见证者,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近年来,宣城市不断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在科学保护古树名木的同时,还依托古树资源,积极开发建设古树公园,让...
今年以来,宣城市文旅局实施多项举措,贴近“年轻化”文化旅游市场,为年轻游客提供优质文旅服务体验。
日前,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公示,宣城市绩溪县板桥头乡尚田村等18个村落入选。加上此次入选的18个村落,宣城市已有8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在全省位居前...
宣城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部分物种已超过当地环境承载力,损害农作物、竹林、苗木、中药材等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伤人事件。我市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精神,对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
今年来,宣城市人社部门积极践行“一改两为”要求,着力推进“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精准出招保用工、稳就业。
一块电子大屏可以对全厂生产情况了如指掌、炼胶配方能够精准到小数点后三位数、测土配肥真正实现因“地”制宜……在安徽宁国,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呈现如此场景。这是工业互...
当前旱情形势日趋严峻,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突出,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用水,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宣城市郎溪县高度重视应急抗旱保供水工作,加强研判、科学调度...
近年来,宣城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成立专家团队,实施山核桃产业振兴,用政策扶持和党组织引领开展“小山变大山”试点改革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宣城市旌德县始终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定位,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充分将自身优势转化成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作为安徽省农业“标准地”改革唯一试点城市,今年4月,宣城市率先在全省启动全市域农业“标准地”改革试验,以村为单位,开展小田并大田、撂荒地整治,优化配置土地、农业生产资料,精...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城市旌德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定“旅游活县”战略,积极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大黄山”,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宣城市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多措并举加大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整合力度,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
近年来,宣城市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作为发展的首位战略、一号工程,以“科创 产业”为支撑,坚定不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多...
今年以来,宣城市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围绕“稳增长、暖民心、优环境”,坚持稳字当头、干在实处,迎难而上、多措并举,促进商务经济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