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22年6月份以来,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环境信访“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试点建设,探索开展匿名投诉举报办理情况集中公开回复试点。一年多来,南通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坚持“及时受理、及时答复、及时公开”工作要求,共公示768件匿名举报件办理情况,有效架起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相关工作也得到了省生态环境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同时作为典型案例受到省信访工作联席办通报肯定。
长期以来,生态环境部门受理的投诉举报中约有40%为匿名举报,这些匿名举报,虽然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但因缺少举报人九游会网官网i9的联系方式,承办人员无法及时回复,导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举报件处理无法完成闭环。如此,举报人不但不能实时了解信访件办理结果,甚至还会在事后产生不必要误会,在不了解处理进展的情况下重复举报。
为此,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试点将部分调查属实的匿名投诉举报办理情况通过网站公示、现场公示等形式主动公开,以主动公开代替信访回复,有效实现了信访事项调查处理闭环,提高环境信访工作质效。
拧紧了信访工作“责任链”,促使相关部门和基层执法人员办理匿名举报更加认真负责,有利于一次性查清环境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公众监督被举报单位及时有效整改问题,推动信访矛盾一次性化解。解决了环境举报“回复难”,拓宽了环境举报答复渠道,较好地解决了回复难的问题,让社会公众能及时了解环境投诉举报的处置进展,降低了重复举报率。架起了党群关系“连心桥”,既及时反馈了投诉举报问题处理情况,又向社会传递出解决环境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拉近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稳定。
试点工作评估会上,与会专家、各界代表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匿名投诉举报公开回复,不但具有“政策性”,还有“时效性”和“实践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性”,体现了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的自信和底气。一名政协委员这样评价道:“生态环境局的这个举措,让老百姓知道了政府在做什么,在怎么做,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双向不透明问题,增加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抓好试点工作深化细化,一方面,加强试点做法宣传,扩大知晓度,放大创新做法实际效果。另一方面,按照线上、线下回复相结合原则,对匿名环境举报问题,持续开展网上公开回复,助力推进美丽南通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