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坚持市域统筹、县域落实,构建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服务两张网,通过产业、设施、消费三端发力,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下乡“金华模式”。...
为促进个体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经济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金华市出台18条硬核举措,从降低经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拓...
金华市出台18条硬核举措,从降低经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服务供给等方面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注入动能。...
走进金华市区江北西市街商圈,可以看到一个综合行政执法岗亭,它是婺城区“商业综合体监管一件事”数字应用的前置指挥中心,在这里可以实时查看商圈运行状态,还提供违停罚款缴纳、...
形成88个“综合查一次”检查应用场景清单,全面梳理177项涉企涉商“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事项清单,编制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建立信用修复企业名录库档案……日前,金华市...
为让社区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关怀和温暖,不久前,武义“民生大篷车”开展“夏日送清凉·关爱沁人心”主题活动,统筹社区、社工站、志愿者等力量,为400名困难独居老人送去夏日防暑用...
9月7日至8日,金华市首届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暨全市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现场会举行。
好项目是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目前金华已建立返乡入乡合作项目库,向农村、企业征集入库项目100个。“农村有招商引资需求,企业有项目落地需求,我们架设村企对接平台,促进精准...
2023年,金华市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开展三方协同打造“红色物业”试点,紧抓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个关键”,逐步构建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的“社区 物业服务企业 业委会”三方...
近年来,金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从2018到2022年,4年年均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2.2个百分点。4年新增入库纳统单位合计2319家,在库企业(含大个体)数量由1318家上升到2867...
近日,金华市商务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商贸流通业提质扩容的若干意见》。
2023年3家月度“小升规”企业上半年实现总产值1.15亿元,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98个百分点。
近年来,婺城区以蒋堂镇“婺江法流 润企惠民”法治小镇项目为引领,积极开展良法润企、送岗助企、体检惠企行动,循序开展法律服务,护航法治环境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入选浙江省2023...
近年来,金华市在村党支部书记、创业大户、返乡入乡人才等群体中培育创业带头人,先后吸引9万多“归雁”重回“绿水青山”,该市48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优秀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村,69家...
金华积极打造高标准临床医学中心,培育高能级医学科创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加大专科医院布局。其中,建成10家绩效考核排名列全省同类医院前60%的高水平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全...
金华市将承办杭州亚运会的足球小组赛和藤球赛事,比赛场馆涉及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和浙江师范大学东体育场。
记者8月24日从金华市发改委获悉,全市共有20个项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数量居浙江省第二。
近年来,金华市围绕“2 4 x”主导产业集群,突出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招大引强,一批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锻造产业竞争...
2022年以来,金华市、县、乡三级联动,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依托党建联建机制,搭建村、企、部门、社会组织合作平台,集成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八婺十大县域特色品牌,形成婺城“婺...
10年来,婺城不断健全“一河两长”“一河两员”“一口双哨”责任体系,配套河长管理、巡河、考核、督导的一体化智慧治水平台,及时有效解决一批涉水堵点。“水墨琅琊、世遗小镇”...
危房整治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截至目前,金华市共排查c、d级危房2.16万栋,均已采取管控或工程措施予以整治。...
金华市零工市场与社区(村)“零社有援”互助共建机制是浙江省首创,旨在拓宽零工市场服务边界,将零工市场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综合服务功能与社区(村)重点...
2023年以来,金华市已建成20个规范化零工市场,每个县(市、区)至少一个。这些零工市场除开展正常人力资源服务外,主要为非全日制、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求职招聘提供平台支持,常态化...
日前,浙江省委组织部公布第三批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名单,金义新区(金东区)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区》榜上有名。...
金华在浙江省率先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率先建设市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就是要通过顶层设计,集成前期探索的好应用好做法,对辖区内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统筹指挥,不断创新实践,构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