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继续当好改革“龙头”,牵头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进一步加强与三省的沟通协调,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要时刻保持创新“劲头”,坚持需求导向,结合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摸准...
陈吉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狠抓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6月1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抓住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国产区块链在打通自身技术“孤岛”的同时,在金融、物流、减碳等领域闯出一条产业化道路。...
张江、临港、g60科创走廊……上海开始打造活跃科创生态,寻找自己的“核爆点”,以期让更多人才和企业在一块区域内聚集、对接、联动,碰擦出火花。...
上海中心城区有不少小地块小空间,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成为环境脏乱差地带。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小面积的“边角料”,将它们变为“上好料”,通过一个个高品质的口袋公园,让市民在不经...
上海汽车出口传来好消息。根据上海海关6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5月,上海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2.9%,增速明显。...
每年5月31日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截止日期,5月底是高峰期,企业办税需求巨大。
目前洋山深水港国际中转、国际集拼箱量占比已达17%,“沿海捎带”业务的落地,能吸引境外船公司将国际中转业务从釜山、新加坡等传统中转港转移至上海,上海港枢纽能级无疑再获加...
上海中考日即入梅,雨水赶来凑热闹。昨天16时45分,市气象局启动暴雨4级应急响应。
“算力浦江”行动计划发布一年以来,上海已初步构建了“3 1 n”的算力网络调度体系,率先上线试运行全国首个算力交易平台,绘制了一张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底图,并在实施“智算、...
6月16日起,苏州轨交11号线开展试乘活动,将持续至6月20日,并计划于6月下旬正式开通运营。
近期,针对淄博烧烤“出圈”现象,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排人员前往淄博调研学习,并指导部分地市文旅局前往淄博学习借鉴。5月,黄山市委副秘书长率队赴淄博考察调研,相关参与者给本...
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千亿级产业;加速布局“四大新赛道”和“五大未来产业”...
本届上交会秉承“创新驱动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贸易”理念,搭建汇聚展示全球创新成果和解决能力的平台,深化技术贸易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进口,共享技术发展成...
6月15日举行的2023年上海工业旅游主题日活动现场,一系列工业旅游全新体验亮相,向市民游客展示可游、可赏、可感知的“上海制造”新亮点。...
6月15日,上海市金山区召开“点燃金融新引擎 赋能实体新发展”2023年金山产融大会。
今年前5个月,上海市进出口总值实现1.7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12.6%,创历年同期新高。其中,出口7023.7亿元,同比增长19.8%;进口1.04万亿元,增长13.2%。...
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创建21个绿色生态城区,总用地规模约58.7平方公里。仅2022年,就有6个绿色生态城区项目完成创建,总用地规模约17平方公里,包括张江科学城国际社区起步区、北外...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多个部门的合力,让“办好一件事”,最终变成了“解决一类事”。通过一份人民建议,完善一类工作,形成一揽子的便民政策,实现了从个案处理到类案优化。这正生动诠释了人民建议征集工...
“双碳”背景下,万亿级储能赛道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长三角则是全国储能产业的高地。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正在进行。论坛上涌现出大批“数字赋绿”探索实践,让制造业添信心,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大有希望。...
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上,各种“零碳”展示层出不穷,但多数通过购买碳排放量的形式实现。然而,要想真正实现社会面整体碳中和,购买碳排放量远远不够,更依赖于...
一季度,上海快递发展指数为210.3,同比增长5.7%。